作风建设·大家谈,这是城院人的答案!(三)
八项规定,利剑出鞘。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已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亮丽名片。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已经拉开序幕。山东城院干部师生以作风建设打头阵、当先锋,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全面开启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绩效大提升
中餐学院
中餐学院紧扣学校改革战略,将作风建设融入人才培养全链条。思想上坚守“匠心育人”初心,以餐饮行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深化“三教改革”,构建“岗课赛证”融通体系;岗位上优化“双师型”师资结构,引入非遗传承人、行业大师共建工作室,将食品安全、营养膳食等前沿标准融入课堂;实践中推行“现代学徒制”,与知名餐饮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通过真实项目锻炼学生烹饪创新、检测品控等硬核技能。面向未来,中餐学院将以绩效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深化“中餐标准化”研究,打造“产教命运共同体”,为餐饮行业输送兼具工匠精神与产业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助力学校"双高"建设战略落地生根。
现代商务学院
2025年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关键之年,结合“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现代商务学院深刻认识到学校改革发展绩效提升不仅是工作质量与效率的飞跃,更是全体教职工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这要求我们明确树立目标导向,明确每一项工作都与学校整体发展息息相关,明确每一个岗位都肩负着提升学校竞争力的责任。从思想层面,我们深刻认识到绩效提升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将“质量立院、思政铸魂”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与管理。在岗位上,教师们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聚焦前沿课题,积极申报项目,产出更多高质量成果;以“课前5分钟思政德育模式”创新教学,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我们始终聚焦学校改革发展战略,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加强专业群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推动专创融合,为学校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融媒体产业学院
融媒体产业学院紧扣学校“作风建设提升年”核心要求,以作风提效推动发展提质,以实干实绩服务改革大局,聚力实现绩效大提升。聚焦目标导向,激发内生动力。推行“目标清单化、任务节点化、责任具体化”管理模式,通过“对标自查+动态督查”机制。教师团队主动对接产业需求,重构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课程体系,积极申报各类成果,聚焦校企联合开发项目。聚力机制优化,提升服务效能。建立“需求台账+限时办结”闭环机制,提升学生满意度。深化产教融合,引入头部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推动学生作品在各类平台展播,提升项目成果转化率。聚合融通创新,服务发展大局。紧扣学校“十四五”规划,秉持基于“企业出题、校企共答、市场阅卷”理念的深度产教融合模式,通过校企媒合作等实践项目,赋能地方文化传播与产业升级,以“融媒+”优势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作风建设永无止境,提质增效未有穷期。学院将持续以严实作风锻造核心竞争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教务处
教务处始终将作风建设作为提升教育质量、落实改革战略的关键抓手,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作风建设融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研究等全链条工作中,确保政策执行“快、细、实”。教务处通过完善教学制度规范,强化教风、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学生态,为师生提供公平、高效地服务保障;积极开展专业调研,推动产教融合,构建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紧密对接的教学新范式;以课程改革促质量提升,重构课程体系,引入智慧教学平台提升课堂效率;推行课前5分钟课堂德育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务处将以作风建设为抓手,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强化问题导向,以更高效的执行力推动教学改革落地,推动教育教学工作提质增效。
质量控制与绩效管理办公室
作风建设是推进改革发展的“动力阀”,作为质控绩效部门,深感绩效提升需实现“三个聚焦”:聚焦思想赋能,以“质量立校”理念为引领,将绩效指标转化为全员行动坐标;聚焦岗位职责,构建“目标-过程-结果”全链条评价体系,让每项工作可量化、可追溯;聚焦改革攻坚,围绕办学质量监测指标,建立动态监测机制,以绩效杠杆撬动重点任务突破。绩效提升非一日之功,我们将以“钉钉子精神”抓执行,用“绣花功夫”促落实,让绩效提升成为检验作风建设的“试金石”,为学校打造职教高地贡献质控力量!
招生就业与校企合作处
招生就业与校企合作处聚焦绩效大提升,始终将学校改革发展战略作为工作指引。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意识的重要性。岗位中,招生工作精准发力,利用多元渠道拓展生源;就业工作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专业优势推动产业发展;校友工作强化联络,凝聚校友力量反哺学校。未来,我们将持续提升工作绩效,以更饱满的热情、更高效的行动,为学校发展贡献更大力量,推动各项工作迈向新高度 ,为实现学校战略目标添砖加瓦。
教师发展中心
在“作风建设提升年”攻坚战中,教师发展中心切实落实学校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以师德引领、培训筑基、赛教融合三维赋能,全面激活教师队伍发展动能!师德引领,筑牢育人根基。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标准,将教育家精神贯穿职业发展全过程。通过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和名师工作室建设,培育德才兼备的教学典范,让教育家精神在学校扎根。培训筑基,强化教师内功。与本科院校共建教师发展中心,打造“教学技能工作坊”“内训师实训营”等项目课堂,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依托超星打造数智化教学平台,实现课程精准推送,助力教师素养进阶。赛教融合,赋能教学发展。以教学大赛为载体,形成“竞赛驱动、梯次培养”的教师成长模式,形成“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教师发展模式。将大赛选手转化为校内专家团队,做好传帮带;将大赛成果纳入教学资源库,转化到课程教学中。教师发展中心今后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勇担使命,奋力书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创新创业中心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持续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惯性思维,让严谨、务实、创新的作风成为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以“严”字立标,筑牢制度根基。针对项目立项、经费管理等问题,建立“需求调研-开发-质量监控”全流程规范体系,编制《社会培训项目及经费管理办法》,确保管理有章。以“实”字托底,淬炼服务硬功。组建“企业服务专员”团队,构建“培训+考核+认证”闭环体系,开发定制培训项目,打造企业动态需求数据库,赋能区域经济发展。以“新”字破局,激活发展动能。创新项目化运营机制,拓展“双创教育+社会培训”双轨模式,助力社会服务创收逆势增长,突破学校创收发展新增长点。